>小龙会>生活分享

生活分享LIFE SHARE

父亲

返回 发布时间: 2014/6/30 11:31:13 | 作者: 盛世名门荷香六街:谭卓

    父亲是一本书,一本我永远读不完的书。

    翻开首页,可以看到1949年12月,在桂平浔州高中读书的父亲在革命思想的激励下,毅然地参加革命。我的父亲和母亲都曾经是广西桂中支队独立营的战士,参加过广西的剿匪斗争,经历过枪林弹雨的考验,后来他们又一同转到地方,分别任桂平北区一个区的区委书记和区长。小时候我发现父母亲特别喜欢看一本叫《湘西剿匪记》的书,书中描写了一位年轻的基层干部在湘西剿匪的经历及爱情故事,也许书中可以看到父母亲当时的影子。我想,年轻时候的父亲穿着制服挎着驳壳枪的样子一定很英俊,很威武。

    书翻下去,是父亲在建国时期忙碌的身影。那时,年轻有为、精力充沛的父亲经常骑着28寸老式自行车,卷着裤脚,一身尘土,一身汗水,风尘仆仆地从乡下回来。父亲难得回家,一回来,家里就聚满了水库、电站来的同志,谁都可以来,坐下来就可以吃饭。有一回,一位农民大伯赤着脚挑着一担柴火到我家,父亲用好烟好酒好菜盛情接待,还规定我们小孩子一个都不准上桌,从来烟酒不沾的父亲,那天晚上也喝得醉醺醺。事后,父亲感慨地说:“他和我一起打土匪,虽然现在我是干部他是农民,但我们依然是生死相交的兄弟啊!”父亲的平易近人、以诚待人、善良朴实在同行中是有口皆碑的,这些,构成了我小时候对父亲形象的定格。

    书继续翻下去,我几乎不忍心再看那一段凄风苦雨的日子。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,我的一家都在劫难逃,铺天盖地的大字报,父母亲没日没夜的被拉去批斗。但父亲却是那样平静地对待一切,没有抱怨,也不申辩。长达十年,他被下放到桂平“五七”干校,白沙公社良美、延寿、连祝大队、白沙农场等地,一直都那样勤勤恳恳地工作。

    历史终于翻过那艰难的一页,拨乱反正。父亲重新回到领导工作岗位,这个时期,我看到的是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、深明大义的父亲,他没有因为被迫害而心怀怨恨,仍然是很坦然、很努力、很勤恳地工作与待人。我亲眼看到,一个在文革中曾动手打了父亲的干部上门请求办理子女的调动,父亲二话不说,根据政策和有关规定给予办理了。父亲廉洁自律,克己奉公,一直到从领导岗位平静地退下来。

    现在父亲已经85岁了,仍然思路清晰、行动敏捷,他是一个慈祥的父亲和爷爷。他的生活很有规律,每天适当运动、看书、练字、操持家务,很开朗、很安详、很坦然地生活着。

    也许是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,也许是对儿女子孙的那份深深的爱,年老的父亲有时会因一件事一句话而动感情。这个时候,他的眼睛会盈满泪水,默默地注视远方。

    谢谢父亲让我学到了许多东西,让我懂得在风浪中应该如何经营自己的人生,怎样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,在生活的大起和大落的时候,让我的心依然是温暖的、平静的、自在的。

    在父亲节来临之际,谨将此短文献给我亲爱的父亲。

    父亲,愿您健康长寿!

图为作者父母年轻时候的照片,也是他们的结婚照。摄于1953年3月。